募集金额 91280309 元, 已救助 13130 人次
发表时间:2019-04-30 作者:河南商报记者 高帅
“大肘子、香菜拌牛肉、三文鱼牛油果盖饭、椰子饼、蜜汁柠檬烤鸡腿、香春(椿)炒鸡蛋……”这是一个10岁小男孩在纸上写的菜名,密密麻麻都是他想吃的东西。
想吃却不能吃,因为他患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,已经做过两次骨髓移植,手术前后要特别注意饮食。
可他天生是个“小吃货”,天天吃煮面条而吃不到美食,就只能靠看美食节目、写菜名来解馋了。
大病对于一些脆弱的家庭来说,是一场灾难,给患儿治疗的过程中,患儿遭罪,家长的精神也处于崩溃的边缘。
这时,如果有人无偿提供一个“家”,家长可以休息、给患儿做饭、不定期会有心理咨询师来疏解精神压力,会不会好很多?
温暖 儿童希望助医小家“就像家一样”
河南省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助医小家项目是这样一个地方——为那些远离家乡付大城市就医的困境患儿和家庭,提供支持服务。在治疗过程中,患儿家长的基本生活、压力排解、患儿的术后康复环境等需求难以保证。很多家长在医院的走廊里、楼梯间里、广场上休息,他们太需要一个可以煮面条、睡觉、排解压力的地方了。儿童希望助医助医小家,就是为了满足大病患儿家庭的这些需求而设立的。
开设“明德班”
对于因病、灾难、贫困、家庭变故等原因陷入困境的儿童,“儿童希望”开展的也有助养、助学项目,让这些困境儿童能够维持生活、上得起学。
助养、助学项目开展以后,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累计资助了河南省内3000多名困境儿童。可是,“儿童希望”又发现一个问题:高中生不能像读小学、初中那样完全享受义务教育,也不能像读大学那样申请助学贷款,虽有些补助,但是很多贫困学生初中毕业以后依然不能继续完成高中学业,怎么办?
开办“明德班”,对进入高中的贫困“大龄儿童”继续资助。“明德”二字取自《大学》首句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。”“明德班”学生当中,有不少是之前没有资助过但品学兼优、家境不好的学生,“儿童希望”实地走访后,把这些学生也招进了“明德班”。
有一次,一位资助人也参与到营会中,交流环节,她问“明德班”学生的梦想是什么?其中一名学生说:“我想变成你这样的人。”营会结束后,资助人说,我只是帮孩子做了一个营会,很惭愧做得还不够。回到家里后,这位资助人组织身边的朋友,一起帮助更多的学生。
从他们身上看到了“爱的传递”
助医、助学、助养的项目开展,不仅仅是帮助了这么多孩子和家庭,还有这些“明德班”毕业的学生、孩子的家长会“转过身来”,一起和“儿童希望”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。从这些家长和“明德班”毕业学生的身上,“儿童希望”看到了“爱的传递”。
“小家”作为一个公益项目,一开始就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、企业的帮助,交房租、付水电费、送日用品。一些在“小家”住过的患儿家庭,回到自己的家以后,家长也会给“小家”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,送米面、被子等生活用品。
“明德班”也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,南阳市的三个“明德班”都是爱心企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三年资助。进入大学的“明德班”学生,绝大部分已成为每年“儿童希望”实地走访的志愿者中坚力量,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,把攒下的钱用来资助他们的“学弟、学妹”,也有学生大学毕业后进入“儿童希望”工作。
但是,欣喜的同时,“儿童希望”也有很现实的问题不得不面对。
以河南省肿瘤医院来说,据“儿童希望”粗略统计,每天来到血液科治病的患儿少时不低于40名,多时超过100名,而“助医小家”还满足不了这种数量上的需求;所以“儿童希望”向社会发出呼吁,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助医、助学、助养项目。
儿童希望”通过开展助医、助学、助养项目,帮助困境中的孩子健康成长、完成学业,帮助贫困家庭渡过难关,项目本身和精准扶贫工作相辅相成。
目
- END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