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
  •      新闻       [PC版]

  希望

 希望

     坐在自习室里的这一刻,眼前宽敞明亮的教室似乎正在模糊,耳旁萦绕着的还是那些牙牙学语的声音。我用了“牙牙学语”这个词来形容那些大山深处的彝族孩子,他们坐在拥挤的课堂里,操着并不标准的汉语,认真的读着课文。印象之初,便是那些稚嫩的童音,和那一双双天使一般纯净的眼睛。

327日,汇合了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的海燕姐姐后,我们正式踏上了这次的希望之行。根据计划,我们来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觉县,休整一天后,我们开始穿梭于县城的各个学校。28日一天,我们走了四五所学校,但救助的人只有寥寥几个,我有些不解,海燕姐姐沉默了许久,告诉我,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走出大山来到县城的,你以后会明白的。我有些不以为然。

329日,我们坐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,来到了昭觉县库依乡中心小学。看着破旧的学校,泥猴一样的孩子,我开始有些明白了。儿童希望在这里资助了一个孤儿班,这些衣服破烂但眼睛明亮的孩子们有的没有了爸爸,有的走失了妈妈,有的也许只有他自己。在儿童希望的救助下,他们在学校吃,在学校住,但在有限的资源下,他们也只能一天两餐,两个人挤在一个单人床上。但比起其他的孩子,他们何其幸运,在他们吃饭的时候,别的班的孩子只能看着,满眼渴望。 

第二天的家访,让我对这些孩子的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。我们家访的都是孤儿班的孩子,他们大多住在大山深处,为了体谅我们这些体弱的大学生,校方为我们安排了比较近的几家。这里是彝族自治区,除去外出打工的壮劳力,一辈子没有走出去过的他们,根本听不懂汉语,更别提与我们沟通,随行的老师临时充当着翻译的角色。一路竟是意想不到的艰辛,完全没有路的大山,湿滑的坡路,摇摇晃晃的吊桥,带路的孩子们蹦蹦跳跳,我们跟的十分艰难。行走间,老师告诉我们,现在政府资助农村的政策好极了,有着很优越的盖房补助,许多人家都能住新房了。确实,一路上,我们看到许多制式相仿的大瓦房。但在我走进大瓦房的一瞬间,所有美好的泡泡都破灭了,家徒四壁,这些家只是空有一个外壳,白墙内是人畜合住的脏乱差,没有像样的家居,堆放的柴火,满是灰烬的地灶。我们的到来,让这些淳朴的彝族人有些局促,他们热情的点燃灶火,让我们围着取暖。看看手中满是芽子的烤土豆,再看看那些眼巴巴看着土豆的孩子,我顿时有些无措。随行的老师跟我说,吃吧,这是他们最好的食物,很好吃。我吃着手里黑乎乎的土豆,看见局促的他们露出了笑容,这是他们最好的迎客礼了。老师跟我们说,家最远的孩子,每天要走5个小时的山路,但只要有上学的机会,他们都会坚持着来。

走出库依乡中心小学之后的几天,我们颠簸在群山中,我们见到了只有一个老师的村小,我们见到了只有一间危房的村小,我们见到了没有信号没有电的村小……所有艰难险阻,在看到孩子笑脸的一瞬间,都化作浮云。

44日,我们来到了布拖县火烈乡中心小学,这个海拔两千八的学校。虽然彝族并不过清明节,但法定假期还是要放的。但是校长是个很帅很善良的人,是他翻山越岭,把已经放假回家的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叫到学校里来的。在这个学校,儿童希望资助了两个女童班,女童班的孩子们让我很感动,她们纯真、善良、淳朴,而且十分有礼貌。我喜欢跟她们说话,喜欢教她们唱歌,她们就是大山里的小天使,她们在校园里笑着闹着。海燕姐姐跟我们说,之前的她们听不懂汉语,很胆小,生活习惯很不好,但这一年的时间,她们变化很大,她也十分欣喜。我偷偷问孩子,你们喜欢在家还是在学校,她们毫不犹豫的告诉我,喜欢学校。我没有问她们原因,因为我相信我的眼睛会告诉我一切。艳阳高照下,我们踏上了家访的路,一样的贫困,一样的愚昧。我找到了原因,在我们家访的途中,许多到了学龄的女娃娃根本没有机会走进教室,只是在家照顾弟弟妹妹,我不敢去看她们渴望的眼睛。

49日,我们经历了最难走的一段路,大山、迷雾、泥泞,群山峻岭间的村小,大大小小的孩子挤在一间房内,跟着一个老师学习汉语,如此艰难的学习环境,挡不住孩子学习的心。

孩子是祖国的希望,是祖国的未来,他们需要一个机会,需要一个学习的机会,需要一个成长的机会,需要一个走出大山的机会。学习是走出大山的唯一捷径,在好心人的资助下,这些孩子有了走进学校的机会,但还有许许多多的孩子等待着,等待着被资助,不想虚伪的多说什么,请看看他们的眼睛,在我们浮华的生活下,还有多少纯真,资助他们,救赎的是我们,孩子们身上的正能量正是我们所欠缺的。